双相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?——一问一答全解析(附真实患者案例)
A: 双相情感障碍(Bipolar Disorder),又称“躁郁症”,是一种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,患者会在“躁狂或轻躁狂”与“抑郁”两种极端状态之间反复切换。
与普通人因生活事件引起的情绪起伏不同,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:
重要提示: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,但通过科学治疗,患者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生活。
A: 症状可分为两大阶段:躁狂/轻躁狂发作 和 抑郁发作。
注意:部分患者可能出现“混合发作”,即在同一时期内同时出现躁狂和抑郁症状,如情绪激动又想哭,精力旺盛却想自杀,风险更高。
A: 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在情感性精神障碍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,针对双相情感障碍,采用“中西医结合、全程管理、身心同治”的综合治疗模式:
治疗目标是控制急性发作、预防复发、恢复社会功能。
A: 当然可以。以下是两位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接受治疗的真实案例(已隐去个人信息):
患者情况:张先生,28岁,程序员,半年前突然变得异常兴奋,连续熬夜开发APP,花钱请人推广,坚信自己“即将暴富”,睡眠极少,言语急促,家人劝阻时易怒摔物。两周后情绪骤降,陷入深度抑郁,自责“毁了一切”,不愿起床,有自杀念头。经诊断为“双相情感障碍(躁狂后抑郁)”。
中医诊断:躁狂期舌红苔黄,脉弦数,属“肝火扰心”;抑郁期舌淡,脉细弱,转为“心脾两虚”。
治疗方案:急性期以西药控制躁狂,配合中药清肝泻火(龙胆泻肝汤加减);转入抑郁期后,调整为养心安神(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),并辅以针灸与心理疏导。
治疗效果:住院2周后情绪趋于稳定,出院后坚持服药与定期复诊。6个月后未再出现明显情绪波动,恢复工作,家属反馈:“终于不再坐‘情绪过山车’了。”
患者情况:小陈,17岁,高中生,近一年情绪极不稳定:有时连续几天兴奋话多,上课插嘴,晚上不睡;几天后又突然沉默寡言,逃课、哭泣,甚至自伤。学校建议就医,确诊为“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”。
中医诊断:体质偏阴虚,情绪躁动时舌红少苔,脉细数,辨证为“阴虚火旺,心神失养”。
治疗方案:采用小剂量心境稳定剂控制病情,配合滋阴降火、安神定志的中药(知柏地黄丸合酸枣仁汤加减),并进行家庭心理干预,帮助家长理解疾病。
治疗效果:治疗1个月后,情绪波动明显减少,能正常上课;3个月后症状基本稳定,学习状态回升。定期随访中,未再出现严重发作。
A:
结语:
双相情感障碍虽如“情绪的过山车”,但并非无解之症。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凭借中西医结合的综合优势,为众多患者提供了科学、系统、人性化的治疗路径。通过规范用药、中医调理与心理支持,帮助患者平稳情绪,重拾生活的节奏与希望。早识别、早干预,才能让躁郁的阴霾,终见晴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