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诊时间:8:00-17:30
当前位置: 郑州金水中医院心理科 > 医院概况 > 新闻动态 >

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
文章来源:郑州金水中医院心理科 预约挂号

 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——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专家为您解答

Q1: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?它有哪些典型表现?

A:双相情感障碍(又称躁郁症)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,其核心特征是情绪在躁狂(或轻躁狂)和抑郁两种极端状态之间反复波动。患者可能经历:

  • 躁狂发作:情绪异常高涨、易激惹、自我感觉良好、精力旺盛、睡眠需求减少、思维奔逸、言语增多、行为冲动(如疯狂购物、投资冒险、频繁社交)。
  • 抑郁发作:情绪低落、兴趣丧失、疲乏无力、自责自罪、注意力下降、睡眠障碍、食欲改变,严重时可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。

这种情绪的“过山车”式变化往往不受控制,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业、工作、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。

Q2: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
A:目前医学研究认为,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是生物、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  • 遗传因素:家族中有双相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史者,患病风险显著增高,提示该病具有较强的遗传倾向。
  • 神经生化异常:大脑内神经递质(如多巴胺、5-羟色胺、去甲肾上腺素)功能失衡,导致情绪调节系统紊乱。
  • 脑结构与功能改变:影像学研究发现,患者大脑中与情绪调控相关的区域(如前额叶、杏仁核)可能存在结构或功能异常。
  • 环境诱因:重大生活事件(如亲人离世、失恋、失业)、长期压力、睡眠剥夺、药物滥用等,可能触发或加重病情。
  • 中医观点: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专家认为,双相情感障碍属于“郁证”“癫狂”范畴,多因情志内伤、肝失疏泄、痰火扰心、心神失养所致,病位在心、肝、脾、肾。

Q3:双相情感障碍能治愈吗?如何治疗?

A:双相情感障碍目前尚不能完全“根治”,但通过规范、长期的治疗,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实现症状缓解、情绪稳定,回归正常生活。关键在于早发现、早干预、坚持治疗。

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采用“中西医结合、身心同治”的综合疗法,结合药物调节、中医辨证施治、心理干预和物理治疗,帮助患者平衡情绪波动,减少复发。治疗强调个体化方案,注重调理体质、疏解情志、稳固心神。

Q4:能否分享一些真实患者的治疗案例?

A:以下是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接诊的两位患者的康复经历:

案例一:小林,19岁,大学生,情绪剧烈波动被确诊双相障碍

小林在高中时期就曾因情绪低落、厌学就诊,被诊断为抑郁症,服用抗抑郁药后一度好转。上大学后,突然出现连续一周不睡觉、精力旺盛、上课时大声发言、频繁换专业、大量刷信用卡购物等行为,后又陷入深度抑郁,闭门不出。经多方求诊,最终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通过系统评估,确诊为“双相情感障碍(Ⅰ型)”。医生调整用药方案,联合使用情绪稳定剂,并采用“清肝泻火、安神定志”的中药内服,配合经颅磁刺激和家庭心理干预。经过三个月治疗,情绪波动趋于平稳,睡眠规律,认知功能恢复,已重返校园继续学业。

案例二:张女士,36岁,企业主管,长期误诊为“性格问题”

张女士多年来情绪起伏大,时而热情高涨、工作效率极高,时而情绪低落、无法起床。家人以为她“脾气大”“太要强”,未予重视。近两年因冲动决策导致工作失误,加上情绪失控与同事冲突频繁,才引起警觉。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就诊时,医生通过详细病史采集和量表评估,确诊为“双相情感障碍(Ⅱ型,以轻躁狂为主)”。中医辨证为“肝郁痰扰、心神不宁”,采用疏肝解郁、化痰安神的中药调理,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其识别情绪前兆,并指导家人共同参与情绪管理。治疗两个月后,情绪稳定性明显提升,冲动行为减少,工作关系改善,家庭氛围也日益和谐。

Q5: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双相情感障碍的早期信号?

A: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专家提醒,若出现以下情况,应提高警惕:

  • 情绪在“极度兴奋”和“极度低落”之间反复切换;
  • 睡眠明显减少但精力充沛;
  • 思维跳跃、言语滔滔不绝、难以打断;
  • 做出不符合常态的冲动决定;
  • 有家族精神疾病史。

结语: 双相情感障碍不是“性格缺陷”,也不是“意志薄弱”,而是一种需要科学管理的疾病。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呼吁:正确认识双相障碍,打破误解与偏见,及时寻求专业帮助,用科学的方法照亮情绪的“明暗两极”,让患者重获稳定与希望。

患者通道

更多+

门诊时间:周一至周日
网络预约时间:8:00~17:30
健康热线:15093490699

医生团队

更多+

自助挂号

更多+
  • 姓名:
  • 电话:
  • 预约病种:
  • 就诊日期:
  1. 电话预约
  2. (信息保密,仅用作挂号存档)

*特别提醒广大患者:按照相关政策要求,预约挂号实行实名制,请您在预约和就诊时,提供真实、有效的实名制身份信息和证件

  1. 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
  2. 门诊便民服务相关措施
  3. 医院信息公开信息一览
  4. 医院社区专诊流程图
  5. 门诊特需疑难病会诊通知
  6. 网络及电话预约取号流程
?>